周琦跟腱受傷引虛驚:指責與調侃,請放他一馬
周琦受傷瞬間。
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5日電(李赫)是與非,對與錯,愛與恨,許多事情的轉變往往就在一瞬間。人們對于周琦的感情就是這樣。
4日晚CBA聯賽第八輪新疆與遼寧的比賽中,周琦在上半場結束前一次防守中無對抗的情況下受傷,而后蹲在地上。隊醫到場后反復在他的跟腱位置檢查著,隨后,周琦離場,并再也沒有回來。
這并不是一個樂觀的信號,在“大哥”易建聯因為跟腱傷病至今沒有回歸賽場的情況下,周琦的這一系列舉動,又把人們的心吊了起來。
周琦接受隊醫檢查。
雖然后續的消息都表明,周琦并未遭遇太過嚴重的跟腱傷病,新疆隊在賽后的推送中也明確表示:“經檢查周琦傷勢并無大礙”。但這一場虛驚,也讓旁觀的人們真真切切地“體驗”了一次“失去”大魔王的感受。
這樣的體驗并不美好,但卻提醒著人們正視周琦之于中國男籃的重要性。
正如對于周琦所在的新疆隊來說,他們能瞬間從第一梯隊淪為二流。
在周琦下場前,他在16分鐘的出場時間里就得到了16分,新疆也一度領先了遼寧多達17分。就在受傷離場前的幾個回合,他還剛剛連得4分,壓制住了遼寧反擊的勢頭。
離場前周琦表現強勢。
可周琦離場以后,局勢立變。遼寧隊迅速占據上風并迫近比分,最終以121:108逆轉比賽。而此前一直被周琦壓制的韓德君和郭艾倫分別得到了30分和35分。
周琦對于一支球隊的影響,如此明顯的展現在了人們眼前。
而旁觀者們,在周琦傷勢情況還沒公布之前,也體驗了一把失去“魔王“的恐慌。
聽起來有些陌生,但確實,“大魔王”是周琦從前的外號。那時,他還被叫做易建聯接班人,中國男籃下一代領軍者。
但一切都在2019年的夏天掉轉。
2019年9月2日,夜幕下的北京五棵松球館比平時更顯灰暗。因為一記致命失誤,鋪天蓋地的聲討與謾罵瞬時涌向當時23歲的“大魔王”周琦。
周琦失誤回放。
熟悉而又痛苦的黑色記憶,對于周琦、中國男籃以及球迷們來說,這也似乎成了難以邁過去的坎。
“波蘭外援”、“周一板”取代了此前的那些贊美,周琦落入無盡的指責與調侃當中。
賽后有聲音說,周琦毀掉了一批人的夢想。當時幾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最后關頭頻出失誤的他,這位中國籃球的未來之星頓時成了“全民公敵”。
但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是,那被毀掉夢想的“一批人”中,也包括周琦自己。
資料圖:周琦。 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
而周琦最先作出的反應,是隱藏自己。
這種隱藏自世界杯的失利就開始了,世界杯結束后一個月,他才在新疆隊的集體活動中首次面對媒體,CBA聯賽開打近兩個月,他才首次接受媒體采訪。但鏡頭前,球場上,他給人的感覺都是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。他依舊會在場上做好每一個技術環節,但似乎愈加抗拒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。
然而網絡上的苛責并未因此終止,反倒不斷“花樣翻新”。時至今日,可能有不少人都不再記得中國男籃在世界杯上的比賽細節,但對周琦的調侃,依舊張口就來。
頂著蔓延在幾乎每一個客場當中的噓聲,周琦在接下來的一個賽季中為新疆男籃和球迷交出一份場均22.2分、13.3個籃板、2.9次封蓋的華麗成績單,其中籃板、蓋帽兩項數據全部進入聯盟前五,冠絕本土球員。在當年的常規賽MVP評選中,周琦也僅僅以1分之差不敵易建聯,排在第二位。
CBA聯賽官微截圖
可那些“惡趣味”似乎仍然沒有放過他的意思。
于是時隔近1年,在輿論中閃躲的周琦終于正面回應了去年男籃世界杯的那幾次失誤。